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2018年工作计划和重点项目2018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将在中国科协、省科协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继续秉承办服务型、科研型、创新型学会的宗旨和理念,更加努力的做好协同创新,助力服务,搭建平台,推出人才,关注前沿,走向国际的工作宗旨和理念,努力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把深化改革,推动学会发展、学会组织建设、治理结构和方式改革落实在学会的相关工作中。 1、学会在2018年要关注的6个重点方向
2、学会在2018年要完成的12项工作
2.1、 建立学会专家委员会、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专家及签订第二届科研合作基地。 (1)通过学会专家委员会:①进行学术沟通、合作交流以及吸引企业参与并加速学科发展的优秀专家平台,是学会更好的体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机构;②真正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是签定合同,落实项目,深入开展多学科科研项目的融合发展,拓展研发思路,推动相关产业技术项目的实际应用,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带动合作机构医疗水平提高,结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成果的量化平台。 其宗旨是探讨医疗科学与技术问题,推动学科方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技术创新,促进医疗成果转移转化,使在专家指导下的合作单位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通过建立学会服务站:充分发挥学会人才智库和组织网络优势,与研究所、医院、科室、社区、院校等单位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学会服务相关机构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满足相关机构对科技服务的迫切需求,促进相关机构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成长,增强学会实力与服务能力。 (3)通过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签定第二批科研合作基地:为更好更深入开展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拓展研发思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应用,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带动合作机构医疗水平的提高,科研合作基地机构真正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明年我们要开展2018年-2020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及第二届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基地的招募工作。
2.2 继续开展好学会国内首创的科研公共服务项目。 学会免费为学会会员提供“科研素养培训系列公益讲座”50场,以及针对三级医院院长、副院长定制的“科研素养培训系列高端公益讲座暨医院科研管理沙龙”3-5场。以提高会员在开展科研过程中的诚信、创新、科学、严谨的学风,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法。
2.3 组织专业委员会开展科研立项及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立项。 (1)科研立项的课题可以从企业需求出发,可以从疑难技术攻坚角度出发,可以从参与临床疑难问题出发,可以从临床疾病治疗的规范化出发,可以从人才培养、生物样本库建设、大数据挖掘分析等出发。联合产学研用多方研究课题的设立和落实。 (2)学会将建立青年学者托举计划项目,以鼓励有突出成绩的优秀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其自身科研工作领域中的创新,并对其优秀科研项目给予表彰和多方位支持。 (3)为会员单位和联盟单位派送青年学者前往院士专家所在学校进修或短期访问;同时院士专家团队长期向会员单位和联盟单位提供博士后职位;鼓励会员积极申请参与省科协资助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国(境)外学术交流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支持科技工作者走向国际科技舞台,参与国(境)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成长成才。 2.4 深入开展创新及成果转化,鼓励会员申报专利。 (1)邀请专业讲师为会员免费提供关于专利检索、申请和转化方面的“科研素养培训系列公益讲座”。 (2)帮助有能力和想法的会员申请专利,提供专利挖掘、专利检索、专利撰写和专利申请助力服务并提供专利申请可行性的免费评估。 2.5、提倡成立多中心临床试验联盟,开展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 由学会引导,为大学、医院、科研机构、企业搭建协同创新联盟平台。加强联盟单位与国际专家及优秀学术组织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在已成立的联盟单位举办由院士专家团队的专业讲师授课的临床技能培训班,以实地教学、亲自操作、现场点评、实战测试等形式相结合,以联盟的组合提高一个大团队在一个专题项目上的学术技术水平,申报项目,开展大样本的临床科研、临床试验。 2.6、继续开好2018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鼓励会员及单位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 (1)2018年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亚太神经再生论坛将召开2场会议,第1场于2018年7月27日-29日在广州暨南大学。 论坛特色:推动临床与基础神经再生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亚太地区神经再生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与国际神经再生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论坛主题:转化医学与神经再生(脑卒中,脑创伤,神经退行性病);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生物材料,干细胞,神经组织构建);神经可塑性与神经再生;神经退行性病与神经再生;神经免疫、神经炎症与神经再生;自噬与神经再生;运动、脑健康与神经再生;大数据分析与神经再生。 论坛主席:苏国辉院士;徐晓明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席:Zhigang He (美国);Vance P. Lemmon (美国);Wise Young (美国);周立兵教授。 (2)2018年“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第2场在沈阳举行,主题为“神经干细胞与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让辽宁省内神经再生研究领域专家学习更多国际最新成果,为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在辽宁的临床应用转化提供帮助。 2.7申报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将继续教育培训和学术会议开成精品学术会议。 为会员申请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高学会学术活动的精品化水平。促进辽宁省内会员专业知识的提升。2018年学会已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10项,待审批,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3项,待审批。 2.8、积极参加科协和学会组织的各项评奖活动。 2018年继续组织会员参加申报的项目有: (1)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国家和省外专局项目; (3)辽宁省自然科学论文成果奖; (4)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5)省科协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国际交流提升计划; (6)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著作; (7)省科协省级学会学术交流平台资助项目; (8)省科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项目; (9)中国科协相关项目等。 2.9、提升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会议开成精品会议,并申报省科协“精品学术交流平台”项目 。 学会主办的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已被确定为辽宁省科协省级学会学术交流平台,2018年学会将推荐有学术影响力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年会办成“精品学术交流平台”,提高专业委员会年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为会员搭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交流机会。 申报条件: (1)召开学术会议的目的:繁荣学术,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创新; (2)评价精品学术会议的条件:每年召开1次学术会议,会议人数>100人,演讲专家有学术影响力,会议产生省内外、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举办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的高端论坛,召开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论坛,面向基层的健康讲座以及专病治疗城市行等活动; (3)确定会议内容的导向:围绕疾病和民众健康重点热点科技攻关的问题,关注有创新科技新产品的方向,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的机遇, 使会议产生能够解决一二个实际问题的效果。 2.10、继续办好由学会主办的两本精品学术杂志。 由学会主办的SCI收录期刊《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6年影响因子1.769,2017年预估影响因子为2.0以上。学会主办的另一本中文双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作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搭建了首个中国临床试验系列连续电子出版物期刊平台,独立出版了3种临床试验系列连续电子出版物期刊,并合作编辑出版了2种医学期刊。 2.11、充分发挥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传播作用。 继续每天更新学会微信公众号内容,将学会通知和项目申报等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给会员,同时为会员提供领先的学术资讯。 管理各专业委员会的微信群,做到消息及时通知,气氛活跃,为会员提供一个可学习知识,可交流技术可讨论沟通学科发展的新平台。 各专业委员会的微信群要求200人以上,气氛活跃,每天有学术、技术、临床实际问题等新议题供大家讨论学习。 2.12、组织各专业委员会每年办1场以上科普义诊活动,服务于民,学会与辽宁电视台北方频道《健康朋友圈》签订学术会议、专家频道等多种合作科普工作形式。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2017-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