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iao-Ming Xu(徐晓明)教授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斯塔克神经科学研究所脊髓和脑损伤研究主任,是国际公认的脊髓损伤转化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
徐教授的研究集中在受伤脊髓发育、可塑性和再生方面。他的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表明,雪旺氏细胞(一种周围神经来源的胶质细胞)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突穿过脊髓损伤间隙再生,当与适当的营养因子结合时,可以促进轴索折返进入宿主脊髓。徐教授研究的第二个重点是神经保护,用于防止脊髓损伤引起的继发性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他和他的团队特别感兴趣的是将一种名为磷脂酶A2的酶作为靶向中心分子来介导脊髓损伤后的多重损伤,并筛选能够阻断磷脂酶A2介导的损伤级联治疗药物。研究的最终目的这些神经保护和再生策略可以结合起来,实现最大的治疗效果,他们也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2.Vance Lemmon教授 迈阿密瘫痪治疗项目WalterG. Ross发育神经科学特聘主席,迈阿密大学神经外科系教授,John P.Hussman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准会员,CCS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项目的项目主任。
Lemmon教授团队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已经开发了每周可在数十万个神经元中测试数百个基因的方法,并且获得关于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的定量信息,从而寻找揭示促进或阻止轴突再生的基因,以解决有关轴突发育和再生的问题。同时牵头参与美国NIH“临床前脊髓损伤数据:创建FAIR共享社区”项目。 3.Yan Shi(石研)教授 迈阿密瘫痪治疗项目高级研究员,高内涵检测设施经理。
Shi教授所在团队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的化合物和基因筛选。 目前还在参与迈阿密大学癌症中心的药物研究项目。 并利用来自Thermo Scientific公司的ArrayScan VTI为大学的研究人员提供服务。 Shi教授擅长现代组织清除技术和被评为2014年Nature Methods年度技术的光片荧光显微技术。新的组织技术给出惊人的三维人类大脑的探究,包括看透细胞彼此间在3维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微观大脑结构、可视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物和病理基础、看到细胞本身错综复杂的结构以及信号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高丽大学医学中心附属九老医院“韩国罕见病研究所”所长
Song教授作为Ilizarov技术方法研究会(ASAMI)主席,主要关注先天脊柱、肢体畸形、软骨发育不良、创伤后遗症、足踝畸形偏多、髋关节Perthes病、髋脱位、膝内翻、膝外翻、跖骨短小症、脑瘫/脊柱裂/儿麻后遗症等繁杂病种,将为与参会代表分享外固定与内固定结合应用的大量临床治疗经验和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应用的转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