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16-03-17 11:13

2015年,在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及学会部和组宣部的正确指导下,在学会理事会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积极参与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多项活动,立足于真诚为会员服务,扎扎实实为学会成员办实事,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学会在会员中、学科内和社会界的影响力,团结更多省内细胞生物学相关专家和相关院校,同时尽力将高端医学科技转化为科普,服务于社会大众,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汇报工作如下。

一、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在2015年度做了六项有特色的工作。

(一)举办高端国际化学术会议,提升和扩展会员的国际化学术视野。

2015年9月22-24日,由学会和《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际高端精品化学术会议“2015国际脑功能与健康研讨会暨第五届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在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成功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神经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3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旨在交流中枢神经修复和再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共同探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与再生的新策略、新方法。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约翰·戈登教授参会,并作主题为“细胞发育中的核重编程和基因表达机制”的主题报告。

2015年11月20-21日,由学会和《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沈阳分论坛”在东北大厦成功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美国加州罗马琳达大学的国际著名脑卒中研究专家张和教授做精彩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东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各位教授也进行了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内容的精彩讲解,来自东北三省的200余名科研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5年11月25日,学会和《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还共同主办了2场“第五届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沈阳分论坛—小型座谈交流会”,会议特邀美国加州罗马琳达大学的张和教授分别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院的科研课题做了精彩的点评,专家们和国际著名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二)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交流平台,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的培训交流工作。

学会借助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交流平台,成功搭建了5个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分别为:脊髓损伤修复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辽宁医学院吕刚、梅晰凡教授主持);中枢神经疾病在体影像学评价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沈阳军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主持);骨组织修复与重建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朴成哲教授主持);脑损伤治疗与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辽宁医学院王伟教授主持)。

其中:中枢神经疾病在体影像学评价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于2015年3月11日召开了联盟协调会,共同探讨制定联盟研究方向;脊髓损伤修复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于2015年3月21-22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医学科召开了临床试验技能培训班,由中国脊髓损伤研究协作组的陈有和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杨明亮教授现场教学,来自辽宁省、吉林省、湖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的22个科研机构、32位优秀科研学者自愿参加了本次技能培训活动;骨组织修复与重建多中心临床试验转化医学联盟于2015年4月11日在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酒店召开了首次学术交流会议,中国工程院的赵师充教授、解放军医学院图书馆的程瑾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的郭全义教授和彭江教授、吉林大学的马洪顺教授做了精彩报告,为联盟指明了研究方向,来自东北三省的20家科研单位、300余名科研学者聆听了本次学术交流盛宴。

(三)组织各分会召开精品学术年会,扩大学会在会员中的凝聚力。

2015年学会组织各分会主办召开了16次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参会人员达2000余人,邀请专家大会演讲80余人,交流学术论文80余篇。

(1)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2015年1月10日);

(2)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微创骨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交流会(2015年1月24日);

(3)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组织再生修复重建与转化医学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3月28-29日);

(4)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骨科组织修复重建分会学术交流会(2015年4月10-11日);

(5)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光生物学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4月18日);

(6)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骨肿瘤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4月25日);

(7)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脊柱外科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6月14日);

(8)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7月11日);

(9)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胸部肿瘤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9月12日);

(10)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10月16日);

(11)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议(2015年10月31日-2015年11月1日);

(12)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2015年11月7日);

(13)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营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11月8日);

(14)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性痴呆与认知障碍分会学术交流会(2015年11月29日);

(15)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肾脏病和血液净化分会换届选举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12月12日);

(16)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创伤骨科分会换届选举暨学术交流会(2015年12月19日)。

(四)发挥学会职能,精心为会员的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1)坚持做好组织评选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

2015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专著的评选工作。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进行严格的学术评价,对评审专家和被评审作者都收获颇丰。申报青年优秀科技奖2名,获奖2名;申报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论文及专著16篇,获奖10篇,其中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6篇;申报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专著2部,获奖1部。

(2)大力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2014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组织开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次,已结业人数300余人;开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次,结业人数800余人,有效提高了其学术见解和学识水平,开拓了科研思路。

(3)积极参加省科协召开的会议和组织的相关活动。

学会经常与有关主管处室进行相关工作的汇报与沟通。按规定进行了综合统计录入等网络申报工作,积极参与学术成果奖、青年优秀科技奖等的评选工作;学会报送并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6名;报送并获得辽宁省青年优秀科技奖2名;报送并获得辽宁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专著1部。学会不定期地在本学会网站、省科协网站发布这些信息和学会的新闻动态、工作业绩20余次。

(4)努力办好学会主办的两本优秀学术期刊。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为《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的第二、第三主办单位。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为SCI及Pubmed收录优秀期刊,年发表论文240余篇,期刊影响因子为0.22。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年发文量为1300余篇,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为0.849。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不定期地为会员发放两刊的精彩电子报、邮寄期刊和优秀文章内容,使会员可以更多更快地了解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五)加强组织建设,保持和提升学会的活力。

(1)继续开拓新平台发展新会员。

2015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进行了换届改选活动,同时还新审批增加分会6个、换届改选分会5个,吸收广大省内细胞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优秀专家加入学会,参加学会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

目前,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有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0人,秘书长1人,理事50人。学会成立分会(专业委员会)35个,各专业委员会吸收会员共计2100余名;其中,有高级职称的学科专家占69%以上,有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学历的专家占59%以上,有优秀海归专家37人。

(2)认真履行日常工作职能不断完善学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2015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坚持每月召开1-2次会长办公会,根据工作情况,随时召开秘书长办公会,研究学会全年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和有关重大事项、重要决定。每月学会秘书处通过网站、信件、邮件、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向会员通报学会有关工作1次,听取对学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年内,学会对自身财务管理状况、负责人中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职情况、党组织建立情况及认真履行学会日常工作职能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并积极参加了省民政厅组织的社会团体年检工作,年检结果为合格。

(3)奖励2014-2015年在学会各项工作中有优异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2015年,学会重点奖励在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期间,作出了优异成绩的相关学会科技工作者,其中: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4名、优秀学术科技活动组织者15名、转化医学推动者4名、优秀继续教育项目培训者3名、优秀科普活动者3名、优秀期刊奖2个。

(六)采用全媒体宣传手段,强化学会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2015年,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开设学会官方网站1个,网址为http://www.cell-nerve.org,开设学术服务网站3个,分别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crter.org)、《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jzsyj.org)、沈阳帕博医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medtougao.org);开设微信公众号3个,分别为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微信号:lscb2009)、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微信号:zgzzgc)、NRR杂志(微信号:sjzsyj_nrr)。

学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均不定期地发布重要通知、工作动态、会议记录、学术服务项目、学会期刊精品论文等内容,使更多地学科专家可以认识学会、了解学会。

学会学术服务网站定期发布各学科的学术新闻,为会员科研发展、学术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

二、学会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度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先进的兄弟学会相比还存在着差距。2016年,我们将在省科协的正确领导、帮助和学会理事会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下,积极搞好创建工作,通过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服务科技工作者,提升学会能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打造国内外精品学术交流品牌项目。

1、开好2016年第六届国际神经再生高峰论坛,将在宁夏银川、辽宁沈阳两地举办3-4次论坛交流。

本届论坛将邀请Kwok-fai So、Xiao-ming Xu、Young-Jin Son、Jeff Twiss、Zhong-Yin Zhang、John H Martin、Henriette van Praag、Xiaosong Gu、Gong JU、Baoguo Jiang、Wei-Ming DUAN、Weidong LE、Jian'an Li等30余名国际著名专家、组建10个分论坛,在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神经退行性病的转化医学、干细胞的临床转化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会议将在宁夏银川和辽宁沈阳两地举办3-4次论坛交流。

2、组织各分会办出有专业特色的学科学术交流会。

2016年,学会将组织各分会开展各学科专业型、交叉型学术交流活动20余次,为科研学者搭建国内外专家面对面的优秀学术交流平台,为基层医生搭建临床技能学习进修平台。

(二)接受学会5A级评估检查工作。

2016年,学会将认真组织开展学会等级评估申报工作,积极配合省科协、省民政的检查,力争将学会办成5A级优秀学术团体,能更好地为会员服务,更多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项目、为政府在细胞领域的行业标准及政策法规制定建言献策。

(三)搭建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联盟智库建设平台。

2016年,学会将在省科协智库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学会联盟建设,继续筹备成立以细胞生物学为特点,聚集省内一流学科专家的四大细胞学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联盟:①肿瘤细胞生物治疗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联盟;②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联盟;③细胞生物及表面标志物检测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联盟;④生殖细胞研究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联盟,落实好省内智库建设工作要求。联盟将奠定好这四个方面的专家库,达到能为政府建言献策提供咨询;能为临床医学制定标准提供共识;能为临床科学工作找到方向,打出样板的目标。

(四)监督完成15个分支机构换届改选和5个新成立分支机构的相关工作。

  2016年,按照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部署要求,将监督指导5个新学会完成筹备成立工作,监督指导15个分支机构完成换届改选工作。不断吸收发展新会员,扩大学会交流平台。

(五)举荐表彰人才,努力将学会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

1、推荐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请国际学术交流项目。

鼓励本会会员积极申请参与省科协资助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国(境)外学术交流项目,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支持科技工作者走向国际科技舞台,参与国(境)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成长成才。

2、组织会员积极申报省科协自然学术成果奖15-30项。

  鼓励本会会员积极申报辽宁省自然学术成果奖,组织评审专家进行严格把关,为会员提供公平、公正的项目申报平台。

3、组织会员积极申报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国家优秀科技人才。

① 组织各会员单位申报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2名。

② 组织各会员单位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2名。

4、组织分会申报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外专局各类资助项目。

① 组织各会员单位申报省科协资助项目3-5项。

② 组织各会员单位申报省科技厅项目2-4项。

③ 组织各会员单位申报省外专局资助项目1-2项。

5、组织分会申报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① 组织各会员单位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4项。

② 组织各会员单位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8项。

(六)做好对学会会员、学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①年内向学会会员、工作人员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

②年内向会员、工作人员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4项。

(七)督促各分支机构完成科普惠民、义诊服务活动。

2016年,学会组织各分会向广大百姓宣传科普知识、开展义诊活动,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充分体现学会的社会服务价值。

① 组织各分会开展著名专家义诊、科普宣讲活动10次。

② 组织各分会及会员单位举办科普宣讲进社区、进基层活动10次。

(八)成立学会党支部,加强学会党员活动。

  2016年,学会将建立党支部,组织党员及时认真的学习党中央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学会建设情况。

(九)深化学会主办期刊的国际化、精品化、数字化建设,创办优秀学术期刊。

2016年,学会将在主办期刊《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的工作基础上,联合STM国际出版公司,建设突出期刊学术优势有特色的临床试验系列平台优质服务项目,搭建国内一流水平临床试验设计与注册国际化项目服务平台。